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麻豆,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好湿好紧太硬了我太爽了视频

設為首頁 繁體
新聞分類
推薦新聞
圖片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 查看新聞
為什么沒貨?解析貿易商沒貨潛規則
作者:admin  來源:本站  發表時間:2010/6/25 9:30:50  點擊:1296
6月份在華東溜達了一圈,所見所聞,結合自己的知識,談談自己對這一輪化工貿易淡季的看法。

    3月份生意還不算差,4月份到6月可以說一個月比一個月差。橡塑表現得更明顯一些,有機無機相對有點滯后,但總體一個字“淡”,不淡的產品-----沒貨。

    1. 先談談為什么沒貨。做貿易賺的錢說白了就是一點行情錢,定貨定的早,在海上漂三個月,貨一到,那邊外盤漲了好幾百美金。那就笑死了,就希望有這種好事。再者,一漲價,工廠會囤貨,做貿易的更會囤貨。價格再一漲,不就發了嗎?其實,整個化工貿易市場從09年春節前后,也就是08年經濟危機所有產品價格跌到最谷底(PE8000多,PP6000多)之后,價格一直都是一路飆升的,尤其是橡膠的飆升速度,何其迅猛,所以去年做橡膠的嘴巴笑的一年沒合上。09年雖然中間兩三個月淡季不是太理想,但是就整體一年來說,形勢還是相當樂觀的。可是到了今年三月底就開始峰回路轉了。外盤價格居高不下,國內市場進入淡季,所以外盤沒人敢接,因為接了肯定是倒掛的。按往年的經驗,6月7月應該是外盤價格最低的時候,貿易公司采購,三個月后貨到,9月份進入旺季。可是今年形勢不同,外盤價格一直是高的,我們做夢都希望他下來,可是就是下不來。國內呢,雖然是淡季,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就是因為沒貨。進入6月份,通用料PP,PPE,ABS,AS,PS,等等的價格是在降了。為什么呢?因為這些產品的生產商主要還是靠國內企業還有國內的外資企業,產品原料也是可以在國內供應,所以他的價格相對來說是遵循了往年的市場規律。但是有些產品國內也有外資企業在生產,比如PC為什么他的價格沒有降呢?第一,要看這個這個產品是不是技術壟斷在少數企業手里,第二他們身后是否有所謂的價格聯盟,可以互相通氣,步調一致,第三他們生產所用的原料是否有些是必須國外進口。所以不難發現這些原料的價格主要還是歸因于國外因素,包括外盤價格和其他相關因素。

    由于外盤太高,所以我們不接貨,又由于不接貨造成了國內貿易商手里的貨太少,所以又因此很多工廠需要采購某些貨的時候采購不到。

    說外盤高,想想是什么因素造成外盤高的。歐美現在的失業率是很高的,美國佬前一段時間失業人口一度達到20%,這個數字很驚人的。在我們國家的話,這種情況估計出不了多少大事,因為大不了回家種地,再者想鬧也鬧不起來,因為手里也沒槍。老美家里沒出大事,就餓很難不容易了。但民眾的不滿情緒也肯定會給政府造成很大的壓力。政府會幫他們找原因,都是中國人搞得。中國的物品太廉價,造成了他們的失業。其實呢,我們中國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看看兩國的一線工人的生活水平勞動強度就知道誰是受害者。美國的失業保險1000美金一個月,我們工人一個月工資200美元。究竟誰的錯。我們這么低的價格都是老外逼得,他們看的就是價格。我們國內的工人生活太苦,能有個工作就不錯了。苦著,忍著,結果呢,老外認為都是我們的錯,冤不冤?但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因為老外對市場經濟太信賴,而市場經濟制度是有他先天的不足的,制度畢竟是制度,不像人有感情。

    老外想解決失業就是要提高企業的利潤率。提高企業的利潤率,產品價格肯定就要漲,我們的外盤價格也就漲,就下不來。老外為了漲價,甚至有些工廠都是限量生產。因為生產100噸低價出去跟生產50噸高價出去,一個樣子,所以還不如生產50噸賣高價了。這就應該是我們外盤價格降不下來的原因。就拿PA66來說,國內就神馬一家生產,再加上我們國家對整個產品反傾銷,所以價格非常惡劣,用惡劣這個詞來形容比較恰當。想想神馬PA66用的原料是哪里的,是英國一家公司的,叫什么名字我忘記了,大家可以查一查。這家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所有PA66的生產原料供應。說白了他就是這個行業的老大,首諾見了他都不敢放個屁。結果呢,這個公司今年限制性生產,保留原有產量一半。

    2. 再說說,我們國內的工廠。這段時間生意不好,有些工廠已經停產休息了,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放高溫假了。我現在提出一個觀點,就是現在的經濟形勢,不是短期的淡季,應該是長期的低迷期。為什么這么講呢?大家想一想,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就三方面嘛,一個出口,一個政府采購,包括基礎建設,還有一個就是居民消費。出口不用說了,老外的經濟低迷,自己都過得不好,哪有心思幫你的忙。政府采購這一塊呢,全國上下,基礎建設如火如荼,高鐵,地鐵,高速公路,新農村建設。這一年下來,政府的錢是不是花的差不多了。要不也不會西南大旱才撥了1.5個億,平均一人發一瓶礦泉水。09年的經濟主體還是政府給拉起來的。但是2010年了,以后政府工程沒了,少了,我們該怎么辦呢。那就要看居民消費。居民消費的關鍵是老百姓沒錢。這個我都不用說了。我們做塑料貿易的,說白了就應該算個白領了,你自己說說你的生活質量怎么樣。連你都過得不好的話,其他的像工廠的一線工人更可想而知了。再加上我們的工廠基本上都是產能過剩。生產出來的東西吧,要說有技術含量吧,好像還有一點,要說技術含量很高吧,那是哄小孩呢。高端市場做不了,低端市場價格戰打得連媽都不認識了。你說這些工廠的出路何在?感覺沒出路了。

    就拿塑料來說話,工程料的主要市場就是汽車和家電。汽車呢,很簡單,你沒有一定的家底子你是不會買汽車的。主流消費人群應該是80后以前的人群嗎。你讓80后買,房子還沒解決呢?只有60,70后經過多年的打拼才有這樣的消費能力。但是這樣一個群體。混到今天該買的也都買了,沒買的恐怕也會一直買不起了。咱們國家人口是多,市場是大。但是老百姓的消費能力絕對是不足的。短期內靠老百姓的消費能力來拉高市場是絕對不可能的。

    產能過剩的行業的工廠的困難還在后面,當我們的生活極其困難的時候,我相信會有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大量收購中國企業,整合后再到海外上市,大眾持股,藏富于民。我們搞不好又是一代人拼命掙錢,然后老外替我們花錢。至于,國企就不要指望了。國有企業是熊貓,但只可惜不是功夫熊貓。

    3. 我們化工貿易行業的方向在哪?

    化工貿易公司以后的發展方向可以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小公司,尤其是靠搗貨為生的企業會陸續死掉。尤其是今年這種情形,連手頭有第一手貨源的企業都而沒貨,你讓搗貨的生活很好過,這不是在開國際玩笑嗎?所以,余姚和東莞的同行們,趕快想出路吧,等是等不來活著的機會的。

    第二,原來做的比較大的企業,會做的更大。如果你是第一手貨源,那么相信只要不是壟斷類產品,打價格戰你已經很有經驗了。那么下面的日子繼續打,行里的競爭對手會比你想象中死的更快。如果你前兩年人才儲備的比較好,再加上產品多而分散,但都很有競爭力,那么你的好日子還僅僅是剛開始。

    第三,國外貨源巨頭,埃克森,杜邦等在國內的貿易以后會主要靠自己經營,而不是代理商。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他們想在中國這塊土地把市場做大,只能這么做。企業本土化是一個必然過程,開公司很現實,關鍵是為了賺錢。當然也有人說,就化工這一塊對人家埃克森等石油巨頭來說都是小頭,人家根本不在乎。還有的說,國外的公司在中國的本土化是沒有那么容易的,他們不了解我們的文化,以及這些大公司的文化是不能以一個小民企老板的思維來考慮的等等。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關鍵看人家想不想做,只要他們想做,就肯定能做的很好。我們是一點話語權都沒有。不要不相信這會發生,要是真的發生了,你想跑都跑不掉。我相信這一天不遠了。

    抵抗行業嚴冬期的幾點建議:

    第一,當市場沒貨的時候,也就是客戶最躁動的時候,趁機發廣告,讓客戶主動找上門,然后告訴他不好意思貨沒了。你也借此開發一下產品。第二,公司比較有錢的,像國企這樣的從來都不用擔心經濟危機。外盤該采購,還是需要采購一些的,要不市場轉暖的時候,你再找人家就很不容易了。再者,這個時候可以多籠絡人才,儲備起來。將來市場好了,肯定有大用。第三,原來搗貨為生的,趁機好好休息休息,好好學習學習,趁機多關注一下其他產品或者行業。其實現在也沒有哪一個行業好做的,除了公務員。第四,手里有工廠的,還是小搞一下,能維持就行,不要搞的太大。攤子大了,一旦下雨就不好收了。不開票的生意盡量不做或少做,因為經濟不好,政府也缺錢,查稅就查的比較仔細。第五,想出國的,可以考慮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德國,美國等等。這些國家比較熱門。最關鍵是西方國家的土地,房產一旦買賣是永遠持有,下面不小心挖出金礦,石油也是你的,可以考慮一下。看看現在有錢人改國籍的多的一塌糊涂,他們是社會精英,是精英做的事,估計就差不了多少。建議嘗試一下。

    當然了,如果你所做的產品是技術壟斷型的,那么擔心的事情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如果你家族很有勢力,你老爸又是當領導的,也不用擔心,你只會無聊賺錢怎么就這么容易呢。

    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嘛,要是走運。那運氣砸在你背上,你甩都甩不掉。要是倒霉呢,喝涼水也塞牙。今天的經濟局勢,就是肯定不好混了,你逃避是沒有用的,抓緊想辦法吧。但是倘若大趨勢你改變不了,那就順應形勢,找個能混飯的地方去就算了。
 

上條新聞:中國ABS進口持續增長或難維系
下條新聞:山西廢塑料回收價格悄然上漲

網站首頁 | 公司簡介 | 新聞中心 | 產品展示 | 人才招募 | 會員中心 | 留言中心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東莞美姿彩塑膠貿易有限公司
友情鏈接加898628014 訪問量:1713160   © 2009-2010 Macy.com. All Rights Reserved.